欢迎光临 - 嗷嗷叫的老马
日志首页
|
编程随笔
|
胡思乱想
|
东拼西凑
|
精华收藏
|
我的梦
|
手机随笔
|
留言本
2007 年 12 月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25
26
27
28
29
30
31
站点统计
日志:516 篇
评论:331 篇
留言:31 篇
收藏夹:0 个书签
会员数:149 人
最新评论
上海地区广告伞太阳伞专业...
没附件了郁闷,还在的话麻...
已经发送到你的邮箱了,请...
写了一个进程间通讯的类....
行啊,二博客都一样
已经发送了附件到你的邮箱...
老马写的..可惜没的附件...
欢迎!
谢谢了。
第一次走进您的博客,^_...
精华收藏
中国人唯一不认可的成功——就是家庭的和睦,人生的平淡!---摘于好友发来的MAIL
[ 2006-08-20 | 作者:马大哈 | 来自:
本站原创
]
中国人唯一不认可的成功——就是家庭的和睦,人生的平淡!
挺有感触的,发给大家!
英国某小镇。这儿,有一个青年人,整日以沿街为小镇的人说唱为生;
这儿,有一个华人妇女,远离家人,在这儿打工。
他们总是在同一个小餐馆用餐,于是他们屡屡相遇。
时间长了,彼此已十分的熟悉。有一日,我们的女同胞,关切地对那个小伙子说:
"不要沿街卖唱了,去做一个正当的职业吧。我介绍你到中国去教书,在那儿,你完全可以拿到比你现在高得多的薪水。"
小伙子听后,先是一愣,然后反问道:"难道我现在从事的不是正当
的职业吗?
我喜欢这个职业,它给我,也给其他人带来欢乐。有什么不好?我何必要远渡重洋,抛弃亲人,抛弃家园,去做我并不喜欢的工作?"
邻桌的英国人,无论老人孩子,也都为之愕然。他们不明白,仅仅为了多挣几张钞票,抛弃家人,远离幸福,有什么可以值得羡慕的。在他们的眼中,家人团聚,平平安安,才是最大的幸福。
它与财富的多少,地位的贵贱无关。于是,小镇上的人,开始可怜我们的女同胞了。
中国山东,有这样一对夫妇。
刚刚结婚时,妻子在济宁,丈夫在枣庄;过了若干年,妻子调到了枣庄,丈夫却一纸调令到了菏泽。若干年后,妻子又费尽周折,调到了菏泽,但不久,丈夫又被提拔到了省城济南。妻子又托关系找熟人,好不容易调到了济南。
可是不到一年,丈夫又被国家电业总公司调到重庆。
于是,她所有的朋友,就给她开玩笑——你们俩呀,天生就是牛郎织女的命。要我们说呀,你也别追了,干脆辞职,跟着你们家老张算了。
但是,她以及公婆、父母,都一致反对。"干了这么多年,马上就退休了,再说,你的单位效益这么好,辞职多可惜。要丢掉多少钱呀!再干几年吧,也给孩子多挣一些。"
其实,他们家的经济条件已经非常优越。早已是中层阶级,但是他们仍然惦念着那一点退休金。于是,夫妻两个至今依然是牛郎织女。
我们,是一个尚义轻利的民族。中国人一直是为了某种自己未必真正明白的主义而活着。
于是,中国人,不能在没有目标的生活中活着。
而这个目标,可以是工作,可以是理想,可以是金钱,可以是孩子,可以是老人……
但是,唯一不可能是的,就是自己。
中国人,可以很委屈的活着。
可以是工作上的极不顺心,可以是婚姻上的勉强维持,可以是人际关系上的强作笑颜,可以是所有欲望的极端压制,可以是为了一个所谓的户口……
哪怕牺牲自己一生的幸福,也在所不惜。
中国人,可以过异常艰难的日子,但并不能安贫乐道,他所遭受的一切不幸,必定有一个近乎玩笑的借口;中国人,可以把高官厚禄当作成功,中国人可以把身家百万当作理想,中国人可以抛却天伦之乐四海飘荡,但是,中国人唯一不认可的成功——就是家庭的和睦,人生的平淡。
于是,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国度,把爱国、崇高、献身、成功、立业的情结推向了极致——他们要么在大公无私,其实是舍本逐末的漩涡里苦苦挣扎,要么在肩负重任,其实是徒有其名的怪圈里受尽折磨……唯一遗漏的就是自由和自我。
于是,在外国,妇孺皆知的道理;在中国,没人能整治明白。
今天,BLOG正式上网!!
人的一生,到底在追求甚么?----摘于好友发来的MAIL
暂时没有评论
Powered by
迦南的天空